大 雪
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,冬季的第三個節氣。斗指壬,太陽到達黃經255度,交節時間為每年公歷12月6-8日。大雪節氣是干支歷子月的起始,標志著仲冬時節正式開始。大雪是反映氣候特征的一個節氣,大雪節氣的特點是氣溫顯著下降、降水量增多。 [8]
“雪”是水汽遇冷的產物,代表寒冷與降水。大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,它代表的是大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征,即氣溫與降水量(氣象上將雨、雪、雹等從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結物都稱為“降水”)。大雪節氣與小雪節氣一樣,都是反映氣溫與降水變化趨勢的節氣,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。
歷史淵源
每年公歷12月7日左右,太陽到達黃經255度時,即為“大雪”節氣。二十四節氣是農耕文明的產物,影響農業生產的氣候要素主要是降水、氣溫與光照,大雪節氣與小雪節氣一樣,是反映氣溫與降水變化趨勢的節氣,它是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。大雪是反映氣候特征的一個節氣,氣候要素包括降水、氣溫、光照等,其中降水是氣候一個重要要素。氣象上將雨、雪、雹等從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結物,都稱為“降水”。節氣大雪的到來,意味著天氣越來越冷,降水量增多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說:“大雪,十一月節,至此而雪盛也。”因“雪”是寒冷的產物,代表寒雨天氣,這節氣的特點是氣溫顯著下降,強冷空氣往往能夠帶來雨或雪。“大雪”名稱是個比喻,反映的是這個節氣期間氣候變化,寒流活躍氣溫下降、降水增多,并不是表示這個節氣期間下很大的雪。但是大雪節氣之后,天氣會越來越冷,下雪的可能性大增。 [12-13] 節氣意義上的“大雪”與天氣預報中描述降雪量的“大雪”無必然聯系。大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,它代表的是大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征。而天氣預報中的“大雪”是指降雪強度較大的雪。氣象學上規定:下雪時能見度很差,水平能見距離小于500米,地面積雪深度等于或大于5厘米,或24小時內降雪量達5.0~9.9毫米之間的降雪稱為大雪。
氣象變化
“大雪”是反映氣候特征的一個節氣,大雪節氣的特點是氣溫顯著下降、降水量比秋天與初冬時增多了。大雪時節,中國大部分地區已進入寒冷冬季,北方一些地區最低溫度都降到了0℃或以下。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,降水量(雨或雪)增多。氣象上將雨、雪、雹等從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結物都稱為“降水”。
節氣大雪與天氣大雪意義不同。實際上,大雪節氣的雪卻往往不如小雪節氣來得大,全年下雪量最大的節氣也不是在小雪、大雪節氣。如在二十四節氣圭表測影地黃河中下游地區,全年下雪最大的節氣,既不是“小雪、大雪”,更不是“小寒大寒”(因為那時氣溫更低、大氣中水汽更少),而是在春季“雨水”節氣。大雪節氣下雪量并不是最大。 其原因與“小雪雪比大雪大”是類似的。即公歷2月下旬已過全年最冷時期,初春天氣,南方暖空氣開始活躍,水汽開始豐富,而此時北方冷空氣勢力仍強,強強對峙,暖氣流在密度較大的冷氣流背上強烈、持久上升,遂可能降下大雪。節氣大雪與天氣大雪無必然聯系。